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内分泌科 > 痛风
编号:10941441
怎样对付痛风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3月6日 《中国中医药报》 第2498期
   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(尤其是城市里的人)大量进食高蛋白类食物已成为习惯,加上现代人工作、学习紧张,生活节奏加快,这都无形中使痛风患者与日俱增,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。下面就痛风的病因、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,供大家参考。

    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内分泌性疾病。人们吃入动物性食物后,其中蛋白质中的核蛋白分解为嘌呤,嘌呤再进一步分解为尿酸。如果尿酸产生过多(主要因为嘌呤代谢酶缺乏),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(主要因为肾小球滤过减少),导致高尿酸血症,在一定的诱因下,即可出现下述临床症状,这时即为痛风发作。

    痛风的发作多在大吃大喝后,因为大吃大喝的大多是高嘌呤食物。含高嘌呤的食物主要有各种动物内脏、凤尾鱼、沙丁鱼、浓鸡汤、各种肉汤和啤酒等。一般来讲,含大量嘌呤的食物主要有大部分鱼类、禽类、贝类和肉类等;含较大量嘌呤的食物主要有鲱鱼、鲑鱼、青鱼、鸡肉、牛肉、羊肉、虾、蟹以及蔬菜中的花生、蘑菇、芦笋、菠菜、菜花、菜豆和四季豆等;含少量或不含嘌呤的食物主要有蛋类、奶类、米类、面类以及除上述蔬菜外的大部分蔬菜。

    临床上,一般可把痛风分急性关节炎期和慢性关节炎期。急性关节炎期多见于大量进食上述富含嘌呤的食物和饮酒后,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,以双下肢、双踝关节和足趾多见,发病后7至14天症状可暂时缓解,并可出现瘙痒和脱屑等症状。慢性关节炎期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,可有关节僵硬、畸形和活动不利,并可于关节局部和耳廓等处形成结石(痛风石)。此外,还常可累及肾脏,导致肾结石、蛋白尿和管型尿等。如果病因持续存在,则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等,后果极为严重。

    对于痛风的预防,首先应不吃或少吃含高嘌呤的食物,多吃蔬菜(含嘌呤较多的蔬菜除外)和水果;其次要多饮开水,不抽或少抽烟;再次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;最后,中老年肥胖者(特别是男性)要注意减肥和降血脂。

    急性痛风发作时,患者应卧床休息,抬高患肢,病变部位可热敷,可酌情选用别嘌呤醇(每次100至200mg,每天3次)、秋水仙碱(每小时0.5mg,直至疼痛缓解)、丙磺舒(每次0.25至0.5g,每天3次)、吲哚美辛(每次25至50mg,每天3次,但消化性溃疡患者慎用)以及苯溴马龙(每次25至75mg,每天3次)。中药可选用白虎汤加桂枝汤加减,对于慢性关节炎期患者,用药基本同上。如疗效不佳,可酌情加用强的松片5至10mg,口服,每天3次(消化性溃疡病、糖尿病等患者慎用)。中药可在上述的基础上加用独活、秦艽和薏苡仁等,以加强祛风除湿。, 百拇医药(陈金伟)